小 | 中 | 大 |
2020-03-18 21:01 来源:证券日报证事听公众号 杜哈哈
这几天,外围股市的表现真的是有点一言难尽,甚至也连带着我们的大A股出现震荡走势,不过,毕竟A股是属于价值洼地,只要战胜了恐慌情绪“传染病毒”,A股市场的“春天”也会来临。 这不,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昨日就表态称,近期境外疫情的扩散引发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也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走势。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我国金融市场比较健全,有稳中向好的基础: ●一是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在我国稳步推进,生产生活逐步回归常态。 ●二是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 ●三是我国金融资产的估值较低,股票市场市盈率较低,中国金融资产短期是比较好的避险资产,长期是比较好的价值资产。 ●四是政策空间比较大,工具箱比较丰富。财政政策力度比较大,货币政策与海外相比空间也比较大。 肖远企透露,接下来,银保监会将继续鼓励支持理财资金和保险资金在合规前提下,增加价值投资。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 近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在鼓励、引导包括保险资金、理财资金、养老金等在内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尤其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恐慌情绪下,银保监会明确表态支持理财资金和保险资金加大投资力度,此举一方面可以借助这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来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增加权益市场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能平衡海外市场波动对A股的冲击。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目前已知的是我国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经济基本面还长期向好,即使单从A股来说,当下其不仅估值偏低,市盈率还低,加上一向以投资风格“稳健”著称的险资和理财资金都要加大投资力度,还有啥可怕的? 信心!!朋友们,信心很重要啊!越是这种关键时刻,信心坚定且胆子稍微大点的,往往也是最后吃到肉的人。 小编猜,你是不是要问我,信心到底哪里来? 额……自然来自监管的态度了。 比如,去年7月份银保监会方面表示,为赋予保险公司更多投资自主权,提高证券投资比重,银保监会正在积极研究提高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再比如去年底,中国结算对《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进行了修订,其中明确提出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直接开立证券账户了;去年10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主持召开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证监会将从转化存量、引入增量、优化环境入手,逐步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 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怎么说? 金融市场的稳定,离不开长期资金的支持。 粤开证券研究院策略组负责人谭韫珲: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促进长线资金入市,使得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目标越发明显。这也就不难理解,此次在外围股市大幅震荡、海外市场恐慌情绪攀升的背景下,为何要进一步鼓励中长线资金的入市。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过往几年A股市场的震荡客观上提供了比较有利的入市窗口,加上去年以来政策层面对于保险资金入市的鼓励,考虑到疫情影响,预计今年险资权益投资增量会在4500亿左右;而理财资金方面,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产品成立时间不长,加之近期股票市场波动较大,预计短期内理财资金大规模入市可能性不大。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如果理财资金也能达到10%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预计将为A股市场带来2万亿元以上的增量资金规模。如果仅从今年来看,预计理财资金入市规模在1500亿元至2500亿元之间。 也就是说,今年仅保险资金和理财资金就有望为A股带来近7000亿元的增量资金入市。而这还不算北上资金、QFII等外资的主动入场。 在谭韫珲看来,从前期海外股市大幅震荡的时候,A股市场就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韧性。所以从现阶段来看,预计A股有望随着美股的企稳逐渐转向反攻。此外,为对冲事件性因素的影响,今年逆周期政策也在持续发力,提出了新基建稳增长调结构,发展5G建设、特高压、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加上近期出台的19条硬举措来促进消费扩容提质,预计后续A股市场有望以震荡向上的过程去演绎。 |
版权所有 证券日报网
电话:010-832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