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 中 | 大 |
2025-07-13 23:17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王爱静 湖州作为“两山”(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在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上取得多项成果,不仅撬动绿色经济转型,更引领金融高质量发展。 农行湖州分行是当地第一家践行绿色金融的国有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先行先试,连续八年获评湖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优秀金融机构。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做好绿色金融,让“两山”理念的实践更上一层楼?近日,本报记者专访农行湖州分行主要负责人凌跃强,一同探讨如何创新发展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记者:为了发展绿色金融,贵行构建了怎样的工作体系,取得哪些成效? 凌跃强:为促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我行创新建立“1+1+3+8+N”绿色专营体系,打通高效服务路径:第一个“1”即在市分行建立绿色金融事业部,这是全国农行首家、也是当地国有银行首家单设的绿色金融事业部。第2个“1”即将城区1家支行改造为专营绿色金融业务的一级支行,“3”即在3个县域分别设立3家绿色金融专营二级支行,“8”即对辖内其他一级支行和市分行营业部共8家经营单位通过考核引导、政策激励等方式鼓励其积极拓展绿色金融业务;“N”即积极创新和推广N项绿色金融专属产品。这套体系被市政府和原银保监分局评为湖州市绿色金融典型创新成果。 在此基础上,我行深化创新,建立“一会一部五中心”绿色金融事业部部制管理体系,即成立绿金发展委员会(现已升级为绿色金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同时设立绿色金融人力资源、资金资本和考评管理、风险管理、信用审批、温室气体排放和自然资源消耗管理五大中心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工作。 记者:在加强农业绿色发展方面,贵行提供哪些创新举措和特色服务? 凌跃强:经总行批准,我行安吉县支行2020年挂牌“一个基地三个中心”,即践行“两山”理念信贷产品创新基地、绿色金融创新中心、普惠创新中心、“三农”创新中心。我行根据湖州市辖县域特色设立3家绿色专营支行,组建49支驻村团队。制定《“点绿成金”绿色金融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四五”时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方案》,从战略层面将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纳入发展规划,优化绿色信贷流程,加大对绿色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助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目前,在绿色金融支持“三农”方面,创新开发“白茶贷+气象险”“农业降碳贷”“农业设施抵押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精准对接湖州市农业产业需求。在科技赋能方面,通过“白茶e贷2.0”等产品,利用政务数据、气象保险等要素,实现数据直连与风险减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另外,我行结合湖州市农业转型试点工作,开展“稻蛙共养”“跑道养鱼”“水稻种植”等农业产业减碳探索。截至今年6月末,我行已累计投放农业低碳转型贷款677万元。 记者:贵行在系统内创新首个“绿色金融大脑”大数据平台,请您简单介绍开发这个平台的背景和意义。目前,这个平台在支持绿色金融方面有哪些成效? 凌跃强:湖州分行围绕绿色信贷、ESG评价、低碳运营、碳核算等领域深入开展金融创新,推出国有银行首个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深入对接市级应用“绿贷通”“金融数据引擎”等平台,创新建设并升级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2.0。 目前,依托“绿色金融大脑”已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绿色评价与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平台提供碳账户模型、ESG模型,对企业ESG进行评分,并可定期监测。设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绿色信贷口径绿色分类审批功能,并确保分类信息准确性。可跟踪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及水平,推动全行信贷资源向优质绿色企业倾斜。二是拓展客户营销抓手。通过为企业碳盘查提供免费工具,降低企业核算成本,在客户服务过程中突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大政策宣传,同时丰富我行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内容。三是强化定向营销能力。依托平台有效运作,湖州分行建成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创立“农情绿意”绿色金融专属品牌。通过接通湖州市“绿贷通”平台,接收平台智能推荐客户,客户经理可直接获取辖内目标客户,开展针对性营销。四是为全行自身运营绘制“碳排放全景图”,助网点绿色低碳化改造;同时深入金融资产低碳转型探索,为信贷业务“碳中和”夯实数据基础。 记者:当前,我国绿色金融进入转型阶段,您认为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主要困境或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 凌跃强:在当前经济环境中,有低碳转型意愿的企业仍集中在资金相对宽裕的优质企业中,中小微企业降碳转型意愿不足,动力较弱,面临技术、成本双重约束。同时,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同业间产品同质化趋势较为明显,当前利率持续下行,银行息差收窄,单纯依靠价格竞争难以持续。 为应对以上挑战,我行着力构建差异化服务能力,突破价格竞争困局。深化碳金融专业服务,通过企业碳核算将碳排放转化为可量化资产,运用转型金融贷等产品,将利率与降碳成效绑定,实现环境效益与融资成本联动;或提供转型技术整合方案,联合第三方机构为企业定制减排路径,降低企业转型门槛,多维度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同时,强化跨领域合作,补足能力短板。加强政银企协同,参与地方转型金融试点,利用财政贴息等方式,帮助有意愿减碳降碳企业拥有额外现金流,形成支持企业转型的激励。 此外,积极布局碳金融基础设施,激活市场机制。推动碳金融衍生品创新,探索碳资产质押贷款、碳远期合约等工具,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扩容,争取金融机构准入资格,提升流动性。 记者:下一步,贵行将在哪些方面重点推进绿色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凌跃强:一是强化“县域—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持续加大对全域建设诗画浙江和美乡村支持力度,通过“和美乡村贷”等特色产品加快和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提质、传统文化保护。二是加快农业转型步伐,探索更多“金融+气象”“农业+转型”应用场景,开发更多新型金融工具,精准服务不同农业客户,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提升专业能力,推广已有案例,助推农业绿色转型目标早日实现。三是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助力新型农业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推动绿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