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 中 | 大 |
2025-03-19 20:46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冰 2025年3月18日晚间,港股上市中国数字支付公司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连数字)公布上市后首份全年业绩。整体看,连连数字正深耕全球支付版图,全球牌照布局、技术与服务创新投入持续加码,“内外联动”业务布局成效显著。 连连数字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辛洁表示:“2024年是连连数字在香港上市的元年。上市后,公司持续拓展全球牌照布局、扩大合规能力优势、提升产品服务能力并扩大客户规模,推动了公司全球业务版图的进一步扩展及公司业绩的跨越式增长。” 2024年全球支付、境内支付业务TPV增长均超60% 资料显示,连连数字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广泛支付解决方案的数字科技公司之一,于2024年3月28日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连连数字累计服务的客户数量达590万家;全年总收入达13.15亿元,同比增长27.9%;毛利为6.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2%,毛利率保持在51.9%的较高水平。经调整年内损益从亏损4.03亿元大幅改善至盈利7870万元。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连连数字上市后首份全年业绩符合预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增长。该公司通过加大技术投入,登陆资本市场,开展全球化布局,不断提供增值服务,实现全面提质增效,其几个关键数据较为亮眼,比如2024年全球支付、境内支付业务总支付额增长均超60%等。” 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公司数字支付业务总支付额(TPV)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64.7%。其中,全球支付业务总支付额达2815亿元,同比增长63.1%;境内支付业务总支付额达3.0万亿元,同比增长64.9%。 数据显示,连连数字2024年大部分收入来自数字支付服务(包括全球支付及境内支付)。该业务2024年总收入为11.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6%。其中,全球支付业务总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23.1%;境内支付业务总收入为3.43亿元,同比增长57.1%。 此外,得益于数字化营销服务进一步拓展以及虚拟银行卡业务的带动,2024年连连数字增值服务收入亦同比增长9.5%至1.46亿元。 刘斌分析认为,“从首份业绩中能够看出连连数字对上市后的经营发展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一是拓展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竞争,这为其在全球市场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推动业务多元化,这有助于该公司拓展业务边界,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三是打造多样化的数字支付应用场景,为全球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综合数字支付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其在跨境支付领域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深耕全球支付版图 牌照矩阵进一步扩充 财报显示,连连数字拥有广泛的全球业务布局及牌照覆盖范围。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连连数字建立了由65项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组成的全球支付牌照布局,并持有中国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颁发的VATP牌照;在超过100个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并支持使用超过130种货币进行交易。 在上市后,该公司也在持续拓展牌照布局。例如2024年5月份,连连数字获得卢森堡EMI牌照,这是该公司在深耕欧洲市场、推进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取得的又一个实质性突破。 此外,财报显示,2024年连连数字研发费用为3.19亿元,同比增长19%,主要是公司对技术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同时,进入2025年,连连数字进一步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并率先将DeepSeek应用到业务、研发、办公等多个关键场景之中。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连连数字业绩报中披露的新技术领域布局也映射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随着AI及大模型技术的深度融合,数字支付服务公司正朝着智能化、安全化、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首先,AI赋能支付体验,使语音支付、刷脸支付、无感支付等新模式更加普及;其次,AI+大模型极大增强了风控能力,通过深度学习识别异常交易,提高支付安全性,并优化实时反欺诈系统。同时,AI在隐私保护与合规监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AI自动化合规审查,满足各国监管要求。总体来看,AI及大模型的深度应用不仅推动支付行业的智能升级,也将重塑金融生态,使支付不再局限于交易本身,而是成为连接用户、商户、金融机构的智能纽带。 (编辑 才山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