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 中 | 大 |
2025-04-10 19:07 来源:证券日报网
近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6亿元。根据年报数据,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个业务板块。 具体来看,核心产品良好表现推动收入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心脑血管产品实现营收51.46亿元,同比增长17.26%;补益类产品实现营收21.27亿元,同比增长22.98%。自营药店数量净增250家,达到1251家。浙商证券研报表示,考虑到公司具备强品牌力与高产品壁垒,受集采影响小,毛利率有望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同仁堂品牌创始于1669年,至今已跨越三百五十余载春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品质传承,在中医药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近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公司凭借其扎实的品牌底蕴与稳定的市场需求,依然保持着稳中向上的发展态势。 加强公司治理推进营销改革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中药老字号,同仁堂的品牌积淀与市场认知度在国内外均享有极高的声誉。为维持公司品牌形象与影响力,同仁堂持续加码公司治理。 报告期内,同仁堂持续深化改革,推动降本增效。在工业端,侧重对产品供应率、生产线利用率、产品质量等和生产相关的重点指标考核;在销售端,侧重对销售规模、产品推广、应收账款等方面考核。针对下属子公司,同仁堂根据不同子公司的经营业态,针对性制定考核指标。 此外,为压实高质量发展责任,同仁堂将ESG理念深植于公司治理与运营全链条。通过制定公司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任务清单,逐项落实,公司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运营各个环节,构建了绿色生产运营体系。 营销方面,同仁堂巩固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结合大品种战略、精品战略,统一规划营销工作,发挥品种群优势。与此同时,公司孙公司同仁堂国药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主动把握市场商机,以公益作为品牌文化底色及基石,借助“同仁堂日”和“第九届同仁关怀防中风”等活动,增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力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通过加强产品营销推广活动,同仁堂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香港的零售版图。2024年,同仁堂国药在香港市场收入达10.70亿港元,同比增长16.9%。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仁堂国药在中国香港的门店数量较上年净增加2家。 加强研发创新夯实发展基石 随着政策的持续出台,中药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促使中药行业加大研发力度和加快研发成果转化、质量标准升级、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发展。 作为中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同仁堂加码研发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了许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创新药、经典名方开发和中医药特色研究,推动大品种研发成果应用,比如完成了参苓白术散、巴戟天寡糖胶囊等药效研究,也完成了同仁牛黄清心丸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这些均体现了公司在中药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公司也在积极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中药制造的现代化变革。据公司年报,在生产运营领域,生产供应链运营平台完成阶段验收并上线运行;大兴分厂一期大蜜丸数字化生产线顺利搭建完成,有效提升了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同仁堂十分注重保护股东权益。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实施稳健的现金分红政策,全年公司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3.71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89.86%。具体分红方案为:2024年半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合计派发约6.86亿元;2024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合计派发约6.86亿元,展示了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2025年,同仁堂将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统筹落实好“三大发展战略”,高质量落实“提质增效年”的各项工作,切实扛起首都国企高质量发展使命担当。 (C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