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 中 | 大 |
2025-05-27 23:48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昌校宇 5月27日,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平安基金、博时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等16家公募机构旗下新型浮动费率产品集体发行,认购截止日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这是市场上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其管理费率将与投资者每笔投资的持有时间、持有回报水平挂钩。 同日,东方红资产管理发布公告称,为践行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公司将于近期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旗下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 平安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以“业绩决定费率”机制打破传统管理费与收益脱钩的痛点,实现基金管理人和投资人利益绑定,在提升投资者盈利体验的同时,也能激励基金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和业绩。 管理费率多档次浮动 中国证监会此前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如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 《方案》发布后的5月16日,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火速上报;5月23日,上述产品获批;5月27日,其中的16只产品发行。业内人士认为,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推出,是公募基金行业对《方案》的积极响应和迅速落实,体现了行业对基金收费模式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 根据相关资料,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采取如下收费模式:当投资人赎回基金份额时,若持有期限不足一年,管理费率为1.2%/年(固定管理费率0.6%/年+或有管理费率0.6%/年);若持有期限达到一年及以上,将根据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适用三档不同管理费率。具体来看,当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为正且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6%时,管理费率为1.50%/年(固定管理费率0.6%/年+或有管理费率0.6%/年+超额管理费率0.3%/年);当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或更多时,管理费率为0.6%/年(固定管理费率0.6%/年);其他情形下,管理费率为1.2%/年(固定管理费率0.6%/年+或有管理费率0.6%/年)。 嘉实基金产品总监张之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说:“此次发行的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基金管理费率上浮触发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获得相对收益,二是回报为正赚取绝对收益。浮动管理费率向下和向上的幅度设置非对称,扣除超额管理费之后的年化收益超额6%以上且绝对收益为正,管理费率才能上浮;向下浮动则是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或更多,整体而言向上触发条件更为严格。”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对持有一定周期的投资者采取分档收费模式,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可以将管理费率细化至“每一客户、每一份额”,实现“千人千面”的差异化收费,让投资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多赚多付、少赚少付”,有助于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同时,在差异化费率设计中引入满足一定持有期限的条件,有利于引导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 业绩比较基准成标尺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持有期间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作为管理费率上下浮动的核心指标,有助于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以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基金为例,该产品的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港股通股票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6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15%+中债总指数收益率×20%”。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则设定为“中证800成长指数收益率×70%+恒生指数收益率×10%+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20%”。 上述平安基金相关人士认为,浮动管理费率机制将管理费率与投资者实际收益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直接挂钩,使业绩比较基准成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标尺。这不仅有助于明确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更能有效约束投资行为,确保长期投资行为稳定性。 为进一步践行普惠金融,实实在在让利广大投资者,针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有基金销售机构积极推出惠及投资者的让利举措,如中国银行针对其托管代销的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基金等产品实施认购费率一折优惠,力求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在建仓思路方面,平安基金旗下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平安价值优享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何杰表示,将延续其“左侧价值投资”理念,通过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低位买入便宜的好资产。“我们将动态调整建仓节奏,在市场情绪低迷时加快布局,在过热时保持克制,通过这样的逆向操作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逐步完成组合构建。”何杰说。 |